6月24日下午,上海翻译家协会与杨浦区图书馆共同举办了第三期“欧洲之窗”文化系列活动《阅读滋润心灵——儿童文学作品浅谈》主题讲座。
上海译协理事、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副院长吴刚教授作为主讲嘉宾,他首先引述亚里士多德、培根和德·昆西等人的名言谈了学习的重要性、阅读的重要性和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性,随后指出,少年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养成阅读的习惯,读一些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优秀文学作品,不仅有助于培育美好的心灵,还能有益于健全性格的养成,拓展想象力与知识面。
吴刚从《不列颠百科全书》中对儿童文学的定义讲起,梳理了儿童文学的构成,指出儿童文学与文学相比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和分类,不少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其实是少儿读者从成人文学中“抢”来的;中国的儿童文学是五四运动时期的舶来品,随着儿童文学的输入也渐渐建立起了平等而又科学的儿童观,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把儿童看作是大人的“缩微版”的观念。通过对儿童文学名家名作的举例,他向听众们介绍了儿童文学创作的三条基本原则,即欣赏儿童文化的独特性、尊重儿童的审美需求和坚决捍卫儿童读者的权益。
来自杨浦区少年宫红读指导教师、中学德育高级教师、家庭教育指导师李萍老师作为读者主持人,结合其丰富的教学经历,讲述了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及重要性。现场提问环节,吴刚与听众进行了热烈的互动,并和一些家长交流了自己在鼓励孩子养成阅读好习惯方面的经验。
嘉宾链接:
吴刚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,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,上外笔译专业研究与教学的负责人。英美文学博士,英美文学与翻译专业硕士生导师。从事文学翻译26年,有400多万字文学翻译作品。翻译代表作有《霍比特人》《我们的村庄》《美与孽》等。另外,翻译了《动物家庭》《野性的呼唤》《白牙》《催眠之眼》《克隆疑云》等优秀儿童文学作品。他翻译的《霍比特人》2013年出版当年就销售近20万册,并作为唯一的引进版文学与莫言、刘震云等作家的其他9部原创作品一起荣获2013年第四届“中国图书新势力榜”奖杯。2016年获得上海翻译家协会颁发的“翻译新人奖”。